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可问题是,随着市场经济化,哪怕是简单的一个卖菜,里头的学问也大了去了。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哪怕是被安排好的买家,那人家也会挑价廉物美的来收。苗解放种的菜是不差,那也没好到那个地步,价格也不算特别优惠,就这样被舍弃了。
再后来,苗解放想过让苗飞跃俩口子去卖菜,以前苗飞跃媳妇还没怀孕时,勉强还是能过日子的。但后来,随着他媳妇怀孕、生孩子,家里俩男的,如果让苗飞跃的媳妇去卖菜,孩子谁带?家里事情谁做?
一步错步步错,苗解放愣是没办法继续往下过日子。
不过,笨人有笨办法。
苗解放想的法子就是,他离开家,跟村里其他人一起南下打工挣钱去。这样的话,家里的地让苗飞跃来种,少了一个人吃饭,日子总归还是能过下去的。
但事实上,并不能。
苗飞跃一个人捱了一段时间,就主动放弃了,拿着家里不多的积蓄,千里迢迢前往京市投奔他奶来了。
是的,在苗飞跃看来,他又不是来找他姐的,他是来找他奶的。
甭管中间的过程如何,反正现在看来,人数应该是不会再添加了,但就算是现有的这些人,也够郝家那边头疼的了。
甚至还让郝家成为了圈子里经久不衰的大笑话。
以前,亲戚朋友们想的是,虽然郝新明娶了个乡下媳妇,但人家好歹是名校毕业的,又是京大的老师,怎么说还是能抵得上出身方面的不足。况且,如果是那种中产阶段又有京市户口的,考上京市的名校还算特别厉害,像毓秀这样越是乡下地头出身的,却能考上全国顶尖名校,那才说明她有多厉害。
最开始,人家想的是,虽然姻亲靠不上,但起码能保证未来的孩子是个聪明的。
杰--米--哒
爹妈都是名校毕业的,孩子还能差?
但就目前看来,还真是未必
呢。
再联想到当初俩人结婚时的大场面,当然这个不是指婚宴有多奢华,而是当初结婚那会儿的爱情故事。
郝新明和毓秀的爱情故事啊!
当初也是看傻了一群人。
谁能想到呢?郝新明单方面的追了毓秀一整个大学期间,更是在后来亲力亲为的接送毓秀开学放假。这里头的接送,还不是指送出校门这种敷衍式的接送,而是直接送到家门口……
像郝新明他表哥,当初
也是接送媳妇也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