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四章 将DSI进行到底  霞飞红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鹏再次朗声道:“DSI进气道,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根据锥形流理论,采用乘波体原理设计的。锥形激波附着在压缩面的边缘,由于锥形流本身的特点,在DSI进气道的压缩曲面上存在较强的压力梯度,可以将大部分的机身附面层吹出进气道口外,从而不需要附面层隔道和吹除抽吸装置也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进气效率。当然目前是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总压恢复系数比普通的超声速进气道要好。”

“在我们的新飞豹DSI进气道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唇缘前掠,包括与机身一体化的设计,这样不但可以兼顾进气道隐身性能,还带来了溢流量的增加。在凸起压缩面的设计上,要尽可能保证附面层,能够在凸起压缩面的沟谷处排出去。计算和风洞试验都表明鼓包越隆起,排除来流贴近物面的流线越多。二十度锥角大体上与具有十度等效压缩角的加莱特进气道相当!”

说到这里,林鹏就把新飞豹的DSI进气道设计图放出来了,他当然是没有保留的。

“请看,这就是我们的新飞豹DSI进气道布局,进气道采用四唇缘设计方案,外侧前缘均为前掠三十度,上下侧壁为曲面,喉道截面对对于鼓包对称轴线不对称……经过风洞试验,我们确定了这个DSI进气道,可以满足新飞豹在1.8马赫以下的进气效率,同时可以实现良好的前向隐身性。同时这个DSI进气道完全不需要附面抽吸系统,我们现在已经对开始对一架飞豹进行改装,不久之后就可以实现首飞了!”

顿了顿,林鹏又放出一幅图来,在场的宋老等人一看,咦这不是枭龙战斗机的设计图么?只是现在这幅图,枭龙战斗机却换上了DSI进气道。

林鹏微微一笑道:“最后我想大胆的为咱们的枭龙战斗机,设想一想它采用了DSI进气道后,有什么变化。将现有的枭龙战斗机肋下斜平面改为曲面,鼓包型面与机身型面融合,使得前机身外形更加流畅!进气道唇口同样采用前掠设计,压缩鼓包型面采用横向压力梯度设计与吸除孔相结合的方法,吸附孔均匀分布在唇口前掠范围内……”

等林鹏这场报告作完,全场再次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这时候林鹏鞠躬行了一个礼,就准备下台了。

不过宋老却是叫住了他,宋老面带微笑道:“小林啊,先不忙,这么好的机会,我看时候还早,没到饭点,咱们六一一所呢,也在考虑给枭龙上DSI进气道,既然现在你都来了,哈哈,就当一下老师!”

说完宋老就站了起来,转身面对一百多名设计师道:“同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