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做出来就谢天谢地。至于这订货估计明年过完才可能有戏。
日月如梭。
眨眼两个多月后,范中才收到五千多副布甲就急吼吼的再度出征。
如今元帅府下面就五个领兵的万夫长,向大亨纯粹是为了安抚戴寿,邓元帅是纯水军将领,这次攻取了公安却守不住,明三和俞君正都已经打开了局面,只有自己还在停滞不前。
再者这两个月也不只是在练兵,还派了不少探子去打探情报,弄清地理和各峒之间的大致关系。
辰州的达鲁花赤的名字也叫和尚。上次就是栽在他麾下的铁甲土兵手里。
沅江的上游就是一大堆土人窝子的集合。相邻的两峒土人说不得还是世仇。
蒙古人打下大大的疆土就是为了享福的,所以把原住民不当人进行横征暴敛都是基本操作。
和尚算是有点头脑和手腕的蒙古人。他拉最能打的一派,打压其他峒主和汉民。
辰州本来就产铁,再对匠户刻薄点,竟然让积累了三千多铁甲雄兵。
只是其他人也想活命,故而辰州地面的暴乱是此起彼伏。
在历史上,辰、沅、靖三州的暴乱从元末开始频发,断断续续的持续到了明朝中晚期。
这一次急着出发就是知道有一个名字叫做黄伏的又要搞一波大的。
五月初,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桃源州那饱经战火的土地上。
范中的部队呈一字长蛇阵靠着江岸逦迤前行,万余人的队伍首尾相接,绵延十余里。
一千身着布甲的骑兵为前驱,紧随其后的四千步卒也身穿布甲,白色的布甲在阳光照耀下堂堂皇皇。
后面的士卒就没多少人披甲了。
范中领着一千骑兵居中调度,后面跟着六千步兵和一千骑兵。
这支大军秩序井然,人马俱静,行进在这熟悉的道路上怎能不让人伤悲呢?怎能不让人回忆起上次大败呢?
大军沿着沅江缓缓前行,江水湍急,波涛汹涌,仿佛也在为这支哀兵送行。
江风带着湿润的气息,吹过将士们的脸颊,带走了他们的疲惫,也带走了他们心中的哀愁。
随着大军不断接近辰州,战争的阴影也愈发浓厚。
但这支哀兵并未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决心。
胜利不会轻易到来,但是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奋勇向前,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恢复河山。
距离辰州还有两日路程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