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旧前往涟水口下寨,作为后援,并阻挡湘乡州方面的元军;
一部分则绕过湘潭,向上游进发,寻找合适的安营扎寨之地,阻挡衡阳方面的元军;
而剩下的将士待到排好阵型后,只能借助弓箭、石炮等冷兵器,试探湘潭城中的防守部署和兵力情况。
邓元帅毫不犹豫地带着本部将士向上游进发,这一部的任务相对较重,带走了四分之一的船队。
吴友仁这一部还要搭建明三等人万一攻城不下时的驻地,因此任务只是相对较轻,也立即领着四分之一前往涟水口下寨。
而明三则带着剩下的半数军队分作前军、中军和后军。
莫仁寿作为前军操纵着四十余艘大小战船向湘潭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箭矢如雨,石炮轰鸣,但湘潭城的防守却异常坚固。
城墙上的元军士兵毫不畏惧,他们用弓箭和少量能用的火炮回击着明三的战船。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你来我往,互有伤亡。
明三站在船头,目光如炬,他仔细观察着城墙上的防守情况,寻找着突破口。
一刻钟后,他终于发现了一处较为薄弱的地方。他立即下令全军集中火力攻击那里,并打算指挥命令下达后亲自带剩下的战船加入战斗。
已经第一时间赶到城楼上咬住愣愣地看着被淋湿不能用的铜炮,心中想到怎么之前就没人提醒防雨或者也起一些石炮。
还好城楼附近的铜炮因为有了遮挡还能继续使用。居高临下,倚靠着火炮确实给宋军造成了一些杀伤,只是火炮太少了。
在窑湾停着的一些水师战船也被一股宋军水师截住,战船也没宋军多,估计那边也是败多胜少,看来这城中防守还只能看这城防是否顶得住了。
且不提咬住如何装作指挥若定,实则心中焦虑万分,但是这份临阵气度让麾下将领又提起了几分信心,毕竟这状态总好过军议时的长吁短叹。
明三就是发现了元军城楼上竟然没起石炮,还有火炮的攻击也都集中在几个城楼上。
那自然就是要选择火炮最少的城楼作为主攻方向。
“传我军令,让莫仁寿以某某门为主要攻击方向,并且封锁文星门和观湘门之间的城墙,让元军火炮不能运送过去。”
“得令。”
一个通信亲兵一边以旌旗传令,一边分派士卒架着哨船去分派更具体的指令。
这个时代,在水战中旌旗能传递的内容是有限的,再加上战场上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