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时间久了,众人心中只道这群人是傻子,平白让他们多得一份口粮不说,事情除了收取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大宗商品买卖的税款之外,其他杂税杂役一概不收、不派。
这群众人中在前朝多是受欺压之辈,不过也往往把有限的一点权利利用到极致。
现在好了,日子过得滋润异常,出入酒肆、教坊的精力和金钱也有了,真是翻身农奴把歌唱,是不是都说元帅府明元帅的好。
这不衙署一召唤,个个都急冲冲的来应承,等了再久也没有不耐烦的。
“一个接一个地写,写完之后本官还有事情吩咐。”
有了前面的小插曲,这时人人都排队书写,不少人还露出思索的神情。
“现在需要筹措一千斤铁,五百斤铅,盐菜若干,革条若干,棕索若干。”站在高处的戴寿一边念一边看众人反应,“能承办的一会儿留下来与这位周大人细说。其余人等几位大人登记完毕,用完印后再把请帖送到各家府上。”
戴寿办完事情就如后衙的宅院里候着,以备明玉珍召唤。
这边明氏三兄弟誊抄一份就唱名一份,然后自有书写的人来领去。
说是请帖,也不过是一张对折的红纸。都是按着主公的指示办的。
另外一边也有三五人围着易南一说着些什么。明从政都一一记在心间。
忙完这些,这一日也过差不多了,便一道前去后衙的府邸。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