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恩万谢。
讲道理一个城里的女性愿意熬硝换粮食那必然是生活所迫。自此之后她更加努力熬硝的同时,还逢人就讲明大元帅有弥勒佛相助云云。
另外一人今日也得到“合格”的结果。
他也如同彪悍女性一样千恩万谢的离去。
在众人忙碌的间隙,明玉珍第一次对命运妥协,让明仁回趟老家让母亲做主取了那同县的彭姓女子。
同时,明玉珍将收集到的少量硫磺和新得的高纯度硝石以及木炭按照控制单因素变量的试验方法进行研究。
可惜脑子不够用,没记住正交表,不然又是一大研究利器。
与熬硝的时候类似,这次明玉珍找明从哲要的是十岁到十四之间的少男少女各五人。选拔标准就两条,分别是孤儿和性格不跳脱。
科研嘛,耐得住寂寞就好。
自己计划把这十人培养成科研狗,还好心的给他们配了对。
不过实验方案肯定要自己拿主意才行。
首先就要确定实验指标,即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评判标准。
姑且定成火铳发射弹丸的射程。
再找来三个会用火铳的士卒,选择三把状况良好的火铳,每把火铳配一颗圆形铁丸。每次让士卒射击七十五步外的木板。每次观察能否上靶子以及陷入深度。
自己虽然是个枪械方面的外行,但是看到这原始火铳也能瞬间想到好几个改进方向;不过还是留到有稳定基地了再改。
其次就是一个化工硕士的自信,坚持认为硝酸钾足够纯,将其占比固定不变,只是调节硫磺和木炭的比例。
别说这一次是歪打正着,将来就会得到黑火药的最优配比。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