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执酋长于君前  广寒宫宫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晋封,是会增加其母诰命的。赵官家看到李秀之列出来赵士诚的妻子居然还真是唐婉,不由不感叹一声命运之神奇,从此没有再多问。

建炎三年那一科的右榜眼李毅,这次被选派为安南经略使。童年的胡铨、虞允文和晁公武等几个仅剩在东京的同年来为他送行,一晃十二年年过去,换了人间,大家各自的际遇不同,虽然政治观点时常不合,但到了今天,反而有种一笑泯恩仇的感觉。谁也没有说扫兴的话,只祝李易一路平安。好好治理民生。

胡铨还主动和晁公武说,“邦衡(晁公武字)你是修史书的,不知将来为我朝修史,后人会如何评价官家和我等?”

“官家实乃日月星辰。至少小弟是不敢评价的。”晁公武喝了一口酒,也没有了以往的牢骚。

他因为家里族中长辈土地被没收的事,曾经也对官家很有意见,但到了今天,终于明白了官家的格局和。工业不再是他们这些人可以评价的。

他只能庆幸,自己生在当代。

虞允文也端起酒杯,提议一起贺官家万寿。

人间四月天,他们做的雅间外,有歌女弹唱着《乐府诗》,几人说了几句话,曲终人散,都去奔赴着各自的岗位。

白马过隙的时光不会等任何人。尤其是对于一些老人建炎十五年八月,燕京急报,大宋枢密副使陈规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他临终之际,终于完成了《攻守录》八卷。

无独有偶,仅仅过了半个月。退休的宰相许景衡就在老家温州柯然长逝,享年六十八岁。

和他关系最好的前工向吕好问听闻之后病了一场,弄得赵官家无比紧张,这位可是要比他们都要大,今年已经七十有四了。

不过同时,他也在感伤。当年陪他走过最艰难岁月的老臣们,终于逃不过自然规律。开始要先他而去了,尘归尘,土归土,而他能做的,不过是一些身后的的哀荣和对其后人的照顾。

——小剧场番外——

宋朝相公的死后生活

建炎天子的宰相又下来两位让相公镇里增加了不少活力。吕蒙正甚至张罗着要给他们摆接风酒。

大家都没什么意见,这两位都是大名鼎鼎的抗金功臣,在最艰难的时候和大宋同生共死,陪伴官家走过艰苦岁月的。

但是有人就有意见了,比如说王安石的女儿蔡卞的夫人就道:“爹爹,官人,你们每次要摆酒,都是我和母亲她们操劳。这两位怎么说也是我们的后辈,你们要清就干脆自己来做好了。”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