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一刻,消息就已经越过宫墙,飞进了各宫中庶妃们的耳朵中了。
但皇后提起来,还是让她们心疼!心疼自己,别人已经起来了,就她们还是老样子,原地踏步。
庶妃们心疼得血流成注,皇后有问,她们却还不得不回答,“回皇后娘娘,奴才等皆是知道了的。”
皇后看着庶妃们心疼嫉妒的模样,面上不显,还能以强大的心理撑着,继续道:
“既是知道,本宫便也啰嗦些,再说两句。柔嫔腹怀双子,于国有功、于皇家有功,故而因功得封嫔位。”
皇后说到此处,环视了一圈下首的庶妃们,而后又继续道:“皇上能封一回,便能封第二回。宫中贵妃二人、妃四人、嫔位六人……当共有十二位主位娘娘。一宫主位,辅佐本宫,当为内外命妇表率。”
“唯有有功之妃嫔、且品性俱佳之人,方可位居主位,为一宫表率。……封嫔封妃,端看你们日后的功劳品性,你们可明白了。”
皇后说得直白,帝后一体,皇后的意思,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皇帝的意思。
正直讨伐三藩之始,皇上在此时订立后宫名位,又特意将柔嫔拎出来封嫔,虽说更多是因着柔嫔腹怀双胎的缘故,但皇上先给重赏,无非就是,想要给朝臣竖起一个实实在在的利益。
好叫有心上位的朝臣儿郎,能在战场上不吝建功立业。
所以,有些话,即便皇后不想说,她也不得不说,大势所趋!
皇后不在意庶妃们,庶妃卑贱,即便冒险生下皇嗣又如何,不得养在身边,缺乏母亲护持,一个不知事的婴孩在后宫中悄无声息地死去,太容易了。
而且庶妃的孩子,和主位娘娘的孩子,地位天差地别,天壤之别,先帝之所以能上位,是因为他是出自时为次西宫庄妃的太皇太后腹中的皇阿哥。
懿靖大贵妃娜木钟所出的皇十一阿哥也曾登上夺嫡舞台,只是棋差一着。便只能为奴为臣。
所以,对皇后最好的状态是后宫庶妃永远只是庶妃,而不是嫔位、妃位这样的主位娘娘所出的皇阿哥。
而皇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常态。
可惜,这样的大好局面,皇后不得不亲手承认打破。
皇后什么想法,众位庶妃无暇顾及,她们心中俱是一片火热。她们虽然揣测皇上会再封主位娘娘,但无圣旨明言,揣测终究只能是揣测。
但凡涉及‘揣测’二字,便已有不确定性。不确定,终究可能希望成空。哪有皇后金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