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柔能信几分,她都不敢保证。但她也还是能面不改色地说出来。
陈姑姑想了想,皇后娘娘大约不会一开口就说得这么直白,但大概意思,也大差不差了。庶妃是贯来会总结的。
虽然总结得直白些,但意思,大概就是这个了。皇后娘娘自来贤惠,陈姑姑也是叹道:“皇后娘娘与皇上夫妻结缡七载,自来贤惠,帝后相和。后宫皇嗣不丰,皇后娘娘性贤惠,正当是为皇嗣担忧了。”
陈姑姑提起皇后来,自然只有好的。皇后是一朝国母,谁还能贬损了不成,嫌弃自己有九个脑袋,生怕砍不死吗?
而陈姑姑,也作出忧心忡忡的样,感叹了一句,“皇上于子嗣上,也甚是艰难。”
虽然陈姑姑清楚,那么多个皇阿哥皇格格,不可能个个都是‘意外’、都是病故,后宫里,必然有人插了手的。
但大约,也都是一笔糊涂账,想算,也是算不清的。
陈姑姑感叹,若是皇嗣们俱存,皇上如今也是有五子二女的帝王了,但即便是七个皇嗣,如今存活的还不过一半之数。
有先例在前,旁人看四、五两位小阿哥与二格格的时候,不免就会带了几分轻视,谁知道这是不是如同他们的哥哥姐姐般,短命不长寿。
沁柔不回,康熙于子嗣上的艰难,里面有几分意外、几分人为,怕是天都未必算不清楚。
要不沁柔怎么说,在康熙前期生孩子,无异于自寻死路呢?
于好前程,生孩子也不能讨得康熙之后帝王多大的欢心,他的心思,几乎都在前朝了,后宫也只能占据一星半点儿。并且,若单纯只为好前程,生孩子也不能挣得一个高位。
而于私情,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侥幸母子俱在俱安了,也是骨肉分离之痛,日日里提心吊胆,一方可能时时刻刻丢命,而作母亲的,要时时做好承担丧子之痛的准备。
更是不明智之举。
不过陈姑姑这话,沁柔就有几分不赞同的,怎么说呢?又不是她让康熙帝子嗣艰难的,这要她怎么说!
感同身受,不可能。有些事情,一旦决定了,总会对不起一些人,就别再来假惺惺地说对不住。
康熙帝未必不明白,后宫皇嗣的艰难中含的蹊跷,不过康熙都不在意了。旁人又有什么立场去为它在意。
话又说回来,虽然理是这个理,但实话,却是不能说出口的。皇帝,是不会有错的。
沁柔不否认陈姑姑话中所言的,康熙子嗣艰难的话,却是似劝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