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一章:大儒自尽,彻底闹大,骂声如海,万人聚京  七月未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祭奠孙正楠,有些大儒原本是不想参与。

可故人去世,难免有些难受,故而也痛斥顾锦年一番。

随着这些原本中立的大儒出面,一时之间,更多的声音响起。

不少人打着为孙正楠请命的由头,痛骂顾锦年。

而大夏书院当中。

顾锦年也的的确确陷入了深层次悟道。

这圣人之书,他来来回回看了三遍。

明白圣人之道。

可还未有想明白。

很多道理,听起来一下子就明白了,可要真正悟透却极其之难。

知圣立言。

何为圣意?

谁说的才是对的?

第一代圣人,以人礼为主,那什么叫做礼?倘若见到小人,也要以礼相待吗?

第二代圣人,以君礼为主,这个君并非是君王,而是君子,君子远小人也,应当如白玉一般,不染一丝污秽,可有些人也有大义,也有君子气节,只是因为身份等等原因,难道这种就不是君子吗?

第三代圣人,以国礼为主,国家有气节,有君子之礼,有大国气概,才为王朝,但如若一个国家,属于温和而治,能让百姓吃饱喝,这种国家就不算王朝吗?

第四代圣人,以儒学为主,认为想要造福百姓,就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地位和威望,如此一来的话,自身的言论,才可以被更多人知晓。

出发点是好的,但有的读书人,没有一官半职,可却心系苍生,他无法改变什么大局,却能帮助每一个他所能帮助之人,这种算不算儒者?

圣人的道理,太过于深奥,有多种意思,需要去解释,需要阐述。

顾锦年现在就处于‘知’阶段,他要给自己一个阐述。

如若只是简单的明白圣人道理。

再去立言,这并非是他想要的。

要彻底明白,方可立言。

如此,关键时刻,顾锦年再度从悟道当中醒来。

“坐在这里,始终悟不出任何事情。”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需要感悟,更多的感悟,否则的话,毫无作用。”

这一刻,顾锦年明白,自己必须要行万里之路,才可以明悟许多道理。

独坐此地,便会被束缚。

想到这里。

顾锦年起身,直接朝着书院走去。

而天穹上的乌云,却始终跟着他,显得十分可怕。

“顾兄,你悟道成功了吗?”

“顾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