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种愤恨,也带着一种畅然,更带着一种大世之争的态度,缓缓落笔。
人们痴呆。
此时此刻,已经不是孔家人在理解那么简单了。
整个大夏王朝,所有读书人都在细细体悟,顾锦年这首正气歌的含义。
这种浩然之气,充塞于宇宙乾坤,正义凌然不可侵犯而万古长存。
当这种正气直冲霄汉,贯通日月之时,活着或者死去根本用不着谈论。
大地靠着它才能挺立,天柱靠着它才得以支撑。
可叹,我遭遇不公,一心为民,却被奸人所害,但没想到的是,这种肮脏之地,却成为了我安身立命的乐土住处。
所以,无论是生与死,我已经看澹了。
因为我胸中有一颗丹心永远存在,功名富贵对于我来说,如同天边的浮云。
我只希望,这股浩然正气,能让天下人感悟,能让天下读书人明悟。
先贤们一个个已经离我远去,他们的榜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里。
屋檐下我沐浴清风展开书来读。
古人的光辉将照耀我坚定地走下去。
这便是顾锦年的心意。
也是顾锦年想要表达的内容。
这首正气歌,顾锦年经过了修改,他通过这个世界的一些特殊背景,完美替换。
有些地方也没有去做更改,以做比喻,无伤大雅。
文章的内容,表达的是心中之意。
仅此就足以。
孔家上下沉默,越是儒道造诣高深,就越知道顾锦年这篇文章能带来怎样的影响啊。
“当真乃不朽文章也。”
“能惊动圣人的文章,的确名不虚传。”
“今日之后,天下儒道,将要变了,从今往后,浩然正气,非儒道可得啊!”
“千年未有之变化,这个顾锦年,到底是何人啊。”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
“好啊,好一个十年磨一剑,这一剑,磨的惊天动地啊。”
一位位孔家大儒惊愕。
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甚至有大儒更是忍不住开口,念出顾锦年当初所作的第一首诗。
这一首诗,放到现在简直是应景啊。
磨砺十年。
剑出惊天地。
而对比孔家的震撼。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