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门探探?”
“用不着。”皇帝心道:秦向远那人既然回了城,也就去不了什么别的地方。
不用看得太紧。
皇帝这样想着,又问道:“今日晏倾可有什么异常?”
李公公心道:这皇上怎么尽问些旁人的事?
当时那情形,他看着大殿下都来不及,哪有心思去观察旁人有什么异常。
李公公心里叫苦连天,仔细回想了片刻,谨慎万分地回答:“晏大人寡言少语,一路上只跟在殿下身后,不曾说过什么话,亦无不妥之处。”
皇帝“嗯”了一声,算是应了。
李公公生怕他再问,连忙开口道:“皇上放心,就算晏大人眷恋旧情,对送秦灼去北漠和亲心生动摇,随行的还有曹宣武呢。”
他说:“礼部侍郎是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也是正三品,曹宣武好歹在官场上待了十几年,多少有点官威在,会看着晏倾,和亲途中一旦有什么事都会立马报于皇上知晓,更何况奴才看秦灼这次是真的为了平定北漠忍辱负重的,应当不会故意生事,您且放心便是。”
皇帝闻言,伸手揉了揉额头,“不知为何,朕总觉得秦灼这次去北漠会再生事端。”
李公公好话说尽,都快不知道怎么劝了。
他只能跟皇帝说,肯定是您这些时日劳心劳力给闹得想多了云云,好说歹说才给劝歇下了。
李公公退出殿外的时候,抬袖擦了一把额间的冷汗,抬头看向北方,心想:
冬月已至月末,马上就到寒冬腊月了,这天寒地冻的,也不知道大殿下她们何时能到北漠?
……
从京城到北漠的这一路,越往北走,天就越冷。
风霜雨雪天天换着来,更离谱的是,它们有时还结伴来。
原定和亲队伍半个月就能到北境,结果走了十天,一半路程都没走到。
好在两国谈和之后,北漠大军已经退出百里外,没再围着北明城不放。
这要是北漠没退兵,非要等着和亲队伍到了才肯走的话,估计就要一怒之下攻城略地,等她们赶到北境,只怕黄花菜都要凉了。
不过这也怪不得秦灼他们。
实在是随行的车马太多,粮食布匹都是占地儿的东西,运送的车队跟着一道走,想快也快不了。
再加上风雪阻路,难免走走停停,分外磨人。
不过,这对秦灼来说倒是件好事。
她每至一城,都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