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48章 神像上镀金都值几十万  爱喝葡萄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手重建寺庙。连地址都有几个选项了。”

老凌:“小刘还消息这么灵通,那他们选那几个地址?”

“东河大桥旁边那座变电站那里,还有一个是楂林纸厂福松岭。把福松岭削平,在上面建一座塔,一座庙,修一条观赏走道。在上面可以观赏整个俞督县城景色。”

潘大章知道前世,确实是在福松岭山巅上重建了大佛寺庙,后来还修建了一座高塔。

成了后来俞督县地标性建筑。

整个俞督县城看起来象个前面一根桅杆,后面一艘巨轮在前行。

两人跟小潘闲聊了许久。

下午回到单位,跟领导做了汇报。

“你是说那个俞督中学的潘大章?”

“对,就是他,领导也认得他?”

“怎么不认识,他是俞督县名气最大的人,还是宣传部的在职宣传干事。连县老大都要对他态度恭敬,这本《俞督文艺》就是他编辑的,冈州的《红土地》他是名誉编辑,生儿若如潘大章,祖上三代都粘光。”

此时老凌和小刘又对潘大章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们把小潘拍的照片交给了领导。

星期三下午劳动课,潘大章又去宣传部办公室。

柳梦秋和谢东生去外地巡回演讲回到了单位。

两人还特意跟大章说了巡回演讲的过程,每到一处都留下了各种照片。

还有各县关于演讲的宣传报道。

三人正在兴奋地闲聊着,这时齐建科和文物局陈树军找了过来。

“正好小潘也在,你是俞督县的福星,连大佛寺被洪水冲跑的三尊神像都被你捞上来了。那么大的洪水,肯定经历了许多风险吧?”

齐建科是年初刚从外县调到俞督任职的,半年多他听得最多的就是关于潘大章的事情。

这年轻人的名气比他都要响亮。

今天又听老陈报告,把三尊神像捞上岸的又是这个潘大章。

祁河岸边的大佛寺庙,曾被地区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百废待兴,许多地方的文物古迹都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留下的少数文物建筑都应该得到重视。

上届领导也安排了专人负责保护这些本县范围内的古建筑。

经常要对古建筑做出评估,对于有些危房要及时做出修缮和采取保护措施。

祁河边大佛寺庙已经多方给出了结论:是危房,要及时加固墙基,河水已经侵蚀到了墙基,雨季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