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进。
潘大章把车开进小院。
在院门口碰见黎庚荣。
“小潘,今天有空来了?”
“黎叔好,金龙押车去冈州送货了。对了,今天缝圩,他跟税所请假没有?”
“那小子都已经把税所临时工,干脆辞了,说是一心一意跟你学做生意了,他没跟你说?”
一个月拿到四百多块钱,黎金龙第二天就把税所临时工作给辞了。
黎庚荣夫妇也拿他没办法。
“我今早一到坪山矿区,金龙就跟货车司机去冈州了,还来不及跟我说。”
税所上班一个月才三四十块钱,跟我挖矿拿的工资是十几倍,他肯定是有想法的。
一个月顶得上一年,谁还愿意在那里干?
不过他一心一意在矿区干也是一件好事。
以后的话就可以多让他挑点担子。
“金龙哥今年多少岁了?”
“今年二十了。”
“有机会的话应该找个对象了。”
“我和他妈也希望快点找个对象,可是现在可能有点麻烦了。有单位编制的女工可能会看不起他的职业,没工作的可能他也看不上?”黎庚荣叹息着说。
潘大章看了他一眼说:“黎叔,不是金龙哥看不上没编制的女工,而是你们两口子看不上家属工吧。”
黎庚荣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黎叔,这种老传统观念要改改了。现在国家都开始鼓励发展各种经济了。以后私营经济会发展很快,头脑好用的,思想比较灵活的,说实话根本不会把这些单位编制放在眼里。有钱的,生活过得好的不会是体制内的人。”
他想跟他谈谈九十年代全国八千万下岗大军的事。
以前总以为人的一生跟体制粘点边,一辈子的生活就可以过得安稳,末来有了指靠。
殊不知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枯。
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出一条人生路。
他当然无法跟他说这些,这种东西说出去也无人会相信。
谁能相信?
人家不把你当作精神病才怪。
就象现在钨业系统,这几年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每个矿年底结余都有几千万甚至上亿。
生产出来的产品,钨业公司基本上不愁卖。
谁能想到90年代初开始,价格会一路狂泄,跌到白菜价也没人买。
仓库里会堆满钨成品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