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你一个农家孩子,能够有多少钱。我跟老董也不要什么钱用,以后需要钱花,尽管来跟我们要。”
黄怜香扳着脸说。
“奶奶,我真的不缺钱。”
他把自己开了三间店,每月稿费收入上千块的事告诉了她。
“啊,想不到大章这么厉害,还是一个名人。我在师院时教授的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对于当代文学作品还是比较关注的,只是这二年,心力交瘁,文学作品看得少了。”
她让潘大章告诉,他发表作品的期刊。
“我去弄这些期刊来,看我家大章的大作写得怎样?”
她还是坚持把存折塞到他手里,告诉他密码。
“不管你有没有钱,反正这本存折你要收下,这算是我的一份见面礼,你若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了。”
有这么一个大能耐的孩子认自己做奶奶,她的心情少见的舒畅。
老董跟她说有一个年轻人跟去世的晓夏很像,假如对方同意,想认他做亲人。
她还善意提醒:要对对方人品有个具体的了解,年纪大了,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不要到头了,慰籍没找到,亲没认成,又受了新的伤害,就得不偿失了。
有些亲戚的做法就曾经令他们很寒心。
现在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潘大章无奈只好收下。
当然这钱他不会动分文。
董卫东从书柜上取出一本邮册,递到潘大章手里。
“这本邮册是晓夏在世时收集的,我留着也没什么用,不如送给你。现在连很多小学生都会去集邮,想必大章也有这个爱好吧?”
潘大章认为这个礼物可以接,一个初中生的邮册,里面肯定不可能有多贵重的邮票。
“好,这邮册我接,我也有一本邮册,昨天我还在网州公园跳蚤市场买了八枚《梅兰芳舞台艺术》无齿邮票和一枚小型张,花了我600块呢。”
他估计那个董晓夏小孩收藏的都是一般的邮票。
一个初中生又能懂得什么珍藏邮票。
可是当他顺手翻开后,却是震惊无比。
十多张珍贵的老邮票。
连最珍贵的放光芒那十枚珍邮都有。
还有一枚“贴用”邮票。
一枚蔡伦“公元前”错票。
1980年T.46庚申年整版票。
邮册内邮票就算是现在价值,也至少在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