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梦秋皱了皱眉头说:“我们坐出租车吧。”
在宾馆门口还停了几辆出租车,有黄色面的,也有高档的皇冠进口车。
潘大章知道:坐三轮车到文清路,三个人一块钱,坐黄色面的二块钱,坐皇冠三块多。
三块钱对于一般来说相当于一二天的收入,但对于柳梦秋这样的中层干部来说,自然算不了什么。
徐梅娟招手让一辆皇冠过来。
“有票据开么?”她问。
“有的。”
司机拉开门招呼他们上车。
“到文清路。”
司机十分钟后把车开到了文清路。
潘大章坐在副座,主动掏钱付车费。
“师傅要多少钱?”
“三块五毛钱。”
后座的徐梅娟叫住了他:“小潘我来付,这个消费我们可以报销的。”
她付了钱,拿了票据。
文清路上已是人头簇拥,游人如织。
一处小人书摊前,围坐着一大堆的小孩,每人捧一本小人书在认真地读。
昏黄的灯光下,读书的孩子们特别乖巧懂事。
一个戴老花眼镜的老人在书报亭旁边摆了一个小人书专柜,小孩可坐在旁边看书,收每人一本一分钱的阅读费。
每天生意都特别好。
旁边有间商店架子上摆了各种颜色的毛线,五颜六色。
店里有多名女子在挑选毛衣。
“柳姐,我也去买点毛线,有空编织几件毛衣毛裤和毛背心。”徐梅娟眼睛一亮。
“小柳,你还会打毛衣呀?”柳梦秋跟她走进毛线店。
潘大章:“我在这里买张报纸看。”
他买了份《参考消息》报,取了张矮凳子,跟一帮小孩坐在一起。
这时他看见对面不远的时装店有蔡凝阳的身影,跟他在一起的是那个想跟他讨论《陌生城市》小说的短发女。
宁昌县的王志强几人也出现在街上。
还有多张参加文代会人员的身影。
那个写故事的胖子对其他的东西也不感兴趣,看见书报亭,也径直走了过来。
看见窝在竹椅上的潘大章,也客气地招呼。
“小潘老师,想不到也在这里看见你。”
他跟报刊亭老头要了份冈州日报。
“你好,请坐。在这里看看报纸,也是一份难得的舒适享受。对了,还没请教你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