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伯,今年谁是主事的头人?”他问。
“每一年都是各族族长主事的,我们潘屋,你去找晨光公就行。”
月舟村有三大姓,潘、黎、孙,当然还有几个小姓。
三个大姓因为人口比例差不多大,所以每年都是由三大姓的相当于族长的老者商量如何举办十月十八的祭神活动。
同时三姓人也在暗中较劲,哪一姓人谁捐的款项多,村里捐款最多的又是哪一姓的人。
潘六月是村支书,但他不能用强逼的手段去催促族人去捐钱。
大家的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谁都没有多余的钱拿来打肿脸充胖子。
“行,我去找晨光公。”潘大章起身就要离开。
“不用你找我,我来找你了,我们潘家最有能耐的后生崽。”
一个瘦小的老头走了进来。
发白的头发,说话低沉的嗓音。
一双眼睛直直地盯着人看,让你头皮发麻。
潘六月都主动站起来,拿了一张竹椅给他坐。
“晨光叔,这么巧,我正要叫大章去找你呢。”
潘晨光:“我来找你当书记的,帮我按排一个电工,去把寺庙的电线接进来,以前村里没电是另外一回事,现在村里有电了,就是寺庙和庵堂两个地方没电,就说不过去了吧?”
潘六月无奈说:“电工我可以帮你安排,但是那些电线、灯泡、开关之类的,你们要想办法购买回来吧?现在村里没有闲余的资金了。再说我挪用资金去买这些材料,上级知道了也会处分我的。”
“唉,又不是为我家私人做的,都是为村集体的。”
他们几个商量了,决定借这次祭神明生日活动,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只是目前筹款来看,还差一大截。
“晨光叔,庵堂那里有石福婶去看。但是角头庙一直没人看,现在找到驻庙的人没有?”
村里的小庙想有和尚去住是不可能有了,但是也要请一个孤身的老头去打理才行。
一早一晚添添香,给鸿旗公和庙里供奉的其他菩萨祭拜祭拜。
清扫卫生,接待香客。
特别是给神明庆生这段时间,庙里都少不得要人看顾。
“我们潘屋那个潘海生他说愿意去,明天就去。”
听到说潘海生,潘大章也很有印象。
今年有差不多六十岁的年纪了。
养了四个儿子,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