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李沛文是商场实际管理者,黄如波是商场总经理。
“黄经理还不知道吧,老农贸市场那里,私人开了一闻五金店,专卖自行车和缝纫机,售价跟我们这边一样,但是他搞买货送礼活动,比如卖一部自行车,他送人家一个电子表或四五双丝袜活动,所以吸引了很多的顾客。”
“他这不是恶意竞争嘛,待我向工商部门反映反映。”
他又对李沛文说:“你今天亲自去他店里看看实际情况,然后再回来跟我汇报实践情况。”
李沛文即刻前往老农贸市场,找到了那间五金商店。
商场面积不大,一百多平,但是摆放得比较有特色。
店里只有三个员工,两个男员工在组装自行车和缝纫机,一名女员工负责接待顾客。
李沛文在外面的主要路口都看过他们商场贴的优惠广告。
他装做顾客的样子询问了产品的售价,以及买货后所送的礼物。
回去后据实跟黄经理做了汇报。
黄如波:“这样搞,顾客都会被他拉走,这两款产品以后我们都不用卖了。”
他特意找到工商凌副局。
“老黄呀,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单位是没权利去强制干涉或取缔的,现在国家都鼓励私人开办商场,活跃市场经济的。你们只有在内部找找原因,提升你们的市场竞争力。你们都是大型的公营商场,不论是规模还是经济实力,难道会竞争不过一家小小的私营商店?毕竟他只能是小打小闹嘛。”
凌副局几句话就打发了他。
黄如波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商场经理,商场在他的管理下,几年效益都不错。
但无奈职工数量众多,负担很重,很多员工都是各关系户安排进来的,谁都得罪不起。
更不用说减员了。
还要上缴利润,负责退休员工的工资。
商场赚的利润每个月都入不敷出。
跟厂家签订了销售合同,现在的厂家也不再是以前那种求上门让商场销售的态度,而是每次要求现款提货。
造成商场财政收入紧张。
同时,他也意识到了生存的危险。
他有一个在大城市当商场经理的同学,跟他写信,告诉他:“大城市的商场都开始试行了承包,或者多人合资经营的形式。”
县城小地方估计最终也会走这条路。
他暗自思衬:应该早做准备。
同时他也召集商场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