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古洞圆柱  飞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附近的所有山头和丛林找遍。所以。对这一带最熟悉的应该是她。无论她说什么。都是亲眼所见。百分之百真实的。”

“请说下去。何小姐。”我保持冷静。即使她说出任何惊世骇俗的言论來。我都会耐心听下去。

“那是个巨大的山洞。或者说是个……隧道。有很明显的人工开凿的痕迹。入口处约三米见方。越向里面去越宽敞。在我能够到达的极限位置应该会有四十米见方。我无法测知它的深度。因为里面布满了顶天立地的石柱。直径完全不同。形成了空间越宽敞柱子越粗的规律。”她停下來。看着我的脸。

或许我表现得太冷静了。让她有些不习惯。

“请继续。”我微笑着。无论前面是什么。如果想要到达天梯必须向南挺进的话。任何障碍都挡不住我。无论是飞蛇或者石柱。

“那是一个迷宫阵势。我已经试验了几百次。每次进去必定会迷路。这么多次的尝试后。我只能到达四十米见方的位置。继续向里的话。我感觉隧道的空间还会增高加宽。只怕前进更艰难。嗯。我画了那个隧道和柱子的图形。就在电脑里。请进來看。”她打开了书房的暗门。率先走了进去。

电脑上出现的是一张标准的隧道横截面图。稍具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这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山洞。而是标准的人工开凿出來的作品。如同我们在穿越群山的铁路线上常见的隧道。不过。这个位置既不通高速公路又沒有穿山铁路。什么人会挖一条隧道出來。它又是通向哪里的。

何寄裳并不是一个跟现实完全脱节的隐士。她的建筑尺寸图画得相当标准。当她翻动页面。给我展示那些尺寸不同的石柱时。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惊骇。每一根石柱都是标准的圆柱体。绝对像是流水线上搬运下來的成品。

“隧道里充满了浑然天成的标准石柱。而且还严严实实地竖立在顶层与地面之间。”

何寄裳点头。鼠标滑动。连续翻出几张图片。都是那种石柱。

“通过测量它们的周长。我得出了一个奇怪的结论。在一百根石柱的测算过程中。沒有任何两根的直径是相同的。其差别的跳跃级差为三百六十一这个奇怪的百分比数值。毫无例外。而不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十倍跳跃。为什么呢。”她很困惑。这些图片应该存在很多年了。看來她仍然沒想通这个问題。

三百六十一这个数字。在最近几个月的探险活动中。我经常会遇到。按照遇到土裂汗大神的那次经历解释。它代表的是三百六十一进制。一个永远都不会被地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