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的眼中,宁致远一直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之所以苏洵追随宁致远,更大的成分是因为两人志同道合。
苏兄……苏兄,看着陷入沉思的苏洵,宁致远开口道。
苏洵回过神来,淡淡道:“二皇子今天的话有些反常。”
看着苏洵的神色,宁致远不动声色,道:“我只是随便问问而已。”
不过,二皇子若是心系天下,胸怀罪恶之都的奴隶,并且一如既往的做下去,我一定会支持你。
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是兄弟,苏洵铿锵有力的开口道。
听了苏洵的言语,原本有些失望的宁致远,脸上带着一丝笑容,哈哈大笑道:“苏兄的话,我记下了。”
来,喝酒!!!
两人又干了几大碗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这一次,两人喝着极为尽兴,大有一醉方休之意。
一夜无事。
次日,小蛮蛮跟着将领一起操场练兵,而姬元秋则是和二皇子宁致远一起商量战事。
苏洵回到营帐内仔细的翻阅着手中的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他自一些摊位上购买。
这些书上记载的并非是神通或者修炼的法决,只是一些静心律已的书。
书中介绍多是如何以平常之心,度平常之事,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自从游历山川以来,苏洵的心境渐渐归于平静。
从他的身上,可以感觉到少了一些暴躁,多了一丝淡定。
或者说,他已经洗净身上的铅华,戒掉了浮躁与不安,遇事遇人,他所表现的则是平常心。
他的修为,在这数年间并未有太多的增长,但他的意念,却足足可以延伸数千里。
这种飞速提升的背后,则是苏洵胸怀一颗志士之心。
他淡泊名利,不在为世俗的事烦心。
若是拿以前的苏洵与现在的他相比,决然没有人会认为眼前的苏洵以往是多么的冲动嗜杀。
但在这种时间的磨合下,他渐渐的改变了性情,改变了作风,甚至连他的性格都已经改变。
看着书籍上一行行的小字,苏洵的嘴角处带着一丝浅笑,修身养性,这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
眨眼间,苏洵已经在三关待了整整一年,这一年多,倒是没有什么较大的战事。
双方互有往来,互有胜负,不过都是小打小闹,大的战事并没有发生。
苏洵的军帐内~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