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章:大婚!请杀懿贵妃!奸情  沉默的糕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京。

那个时候,荣禄和曾国藩等人都要魂飞魄散。

虽然有强大的水师保护,但……离得这么近,万一天京那边一炮打过来怎么办?

接下来,皇帝说去上海看看。

众人又一次极度紧张,拼命劝阻。

但是,根本就劝不了。

荣禄道:“皇上,上海真的不能去。”

皇帝道:“为何?”

荣禄道:“那里西风太烈,去之不详。”

皇帝沉默,然后道:“那就不去了。”

最终,皇帝的船队穿过了长江口,始终没有登陆上海。

而英国人这一次算是非常配合,提前把舰队撤到外海,没有卡在长江口,也没有进入皇帝的视野之内。

皇帝提出,要走海路北上。

众人再一次劝阻,说走海路会晕船,有损龙体。

皇帝坚持说试一试,不行就走陆路。

于是,就试一试。

大海和运河还是不一样的,要剧烈得多。

很多人都晕船得厉害,吐得七荤八素,但偏偏皇帝没有吐,甚至没有多少感觉。

是否晕船,这几乎是天生的了。

皇帝其他方面都比较平凡,好不容易遇到一桩比较特殊的本领,顿时心情畅快。

站在船头,看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视野开阔,心胸也仿佛开阔不少。

一时间,竟是诗兴大发。

旁边的赵德辙看到了,不由得道:“此情此景,皇上不如赋诗一首。”

皇帝本能就要赋诗,但是脑子里面想起了苏曳的那句话,天下不平,文章不兴。

顿时,这句诗又念不出口了。

仿佛有些意兴阑珊。

但这个时候,却又不愿意扫兴,便笑道;“朕就不做了,你们几人作诗,朕来做评判。”

接下来,赵德辙、罗遵殿、荣禄等人纷纷作诗。

皇帝也兴致勃勃地点评,一时间好不快活。

从上海到天津的海路,整整走了三天。

皇帝的兴致都很高,大家很担心他的身体,频频劝说他不要站在甲板上,小心受风。

但皇帝却不怎么听劝,很多时候就站在外面,看着大海。

看着天际远处的陆地。

看着朝阳升起,看着夕阳落下。

倒是奇怪,之前还频频咳嗽的皇帝,最近咳嗽都少了一些。

整个人身体和精神状态仿佛都好了不少。

恭亲王奕,文祥等人提前得到消息,带领着重要官员,来到天津码头迎接。

大家其实很担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