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
肃顺道:“当然差之甚远。”
苏曳道:“根源何在?”
肃顺道:“我大清尾大不掉,英美法列强,船坚炮利,当然归根结底,是人家工业强。”
其实,此人啥都知道。
肃顺和恭亲王奕是政敌,但偏偏两个人都是改革派。
而皇帝,却是极致的保守派。
苏曳道:“我大清有祖宗家法,为何不敢动工业,为啥不敢搞改革,其中自有国情在。”
自有国情在。
肃顺内心再清楚不过了。
搞洋务,办工业的阻力何在了。
苏曳道:“所以我们不大搞,就在我的江西搞一个试点。恰好九江之前被发逆打烂了,完全一片空白,阻力最小。”
肃顺道:“你是来要银子的?”
苏曳道:“是。”
肃顺道:“要多少银子?”
苏曳道:“七百万两?”
肃顺一惊,颤道:“多少?”
苏曳道:“七百万两。”
然后,他继续道:“这笔银子,可以是借,每年一成五的利息,分五年归还。也可以是内务府和国库的投资,七百万两银子,占股两成半,由我代持。”
肃顺睁大眼睛,望着苏曳,足足好一会儿道:“苏曳,你的胆子太大了,你的心太高了。”
七百万两银子,占股两成半?
这意味着这些厂子,起码价值三千万两左右?
大清国库,一年也才四千五百万两左右啊。
肃顺虽然眼界开阔,也有改革心思,但充其量也就是小几百万两的规模。
而苏曳口口声声说试点,结果总投资就是三千万两?
这是心比天高呀。
足足好一会儿,肃顺道:“苏曳,这么大的事情,我做不了主,我只能去回禀皇上。”
“你有奏本吗?”
苏曳立刻递上了奏本。
肃顺道:“你回家等,我这就进宫见皇上。”
接着,肃顺道:“不管怎么样,苏曳你能来找我,我还是高兴的。”
苏曳道:“那下官就告辞了。”
接下来,苏曳离开肃顺府邸。
肃顺也算是雷厉风行,带着苏曳的奏章,直接入宫觐见。
………………………………
苏曳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路了好几次,趁着夜色,偷偷翻墙进了寿安公主府。
再不去看她,只怕她真的要生气了。
而且皇帝那边,苏曳还需要寿安公主旁敲侧击。
此时,已经差不多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