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面,所以并不清楚主题是什么,方才听到孟旬的话,这才明白为什么周城会同意。
众所周知,边塞诗始终是所有诗赋题材最难写的,因为此类题材的诗词必须要有一定的阅历,并且真正到过边塞,才能心有所感。
而周城早些年前,曾被贬到边塞,在那儿待过数年光景,对边塞可是非常了解,占尽优势。
最重要的是,今日要写的不是范闲擅长的诗词,而是赋。
周城后来被召回同阁,任大学士,主持了多年的春闱,所看过的诗赋可以说数不胜数,更何况,他本就是作诗赋的好手。
总体来说,范闲要想战胜周城,可谓难于上青天!
郭攸之暂任礼部尚书一职,对考题早已熟知在心,因此听到后不仅不觉得惊讶,还稍微松了一口气。
倘若,周大学士能通过比试打压范闲,他倒也算是,能给长公主殿下一个交代了。
其实,连郭攸之自己都没意识到,他的心里,早就偏向于范闲了。
也许是因范闲的不计前嫌,把他从监牢里放出来,也许是因为自家儿子去刺杀他,他非但没有介怀,还给了儿子一个容身之处。
无奈长公主有命,郭攸之被逼无奈,但又因为这些原因,他打心眼里不愿对范闲下狠手。
郭攸之现在的复杂心情,只有他心里清楚。
正为这些原因,郭攸之心隐隐有些期待,比拼结果究竟如何。
郭攸之还正在思索的时候,范闲和周城二人已开始动笔了。
范闲正在皱眉思索,而周城,似乎早已打好了腹稿,提笔沾墨后,便笔即书。
而范闲之所以皱眉,并不是因为不会写,只不过脑子里诗赋太多,一时间不知写哪一篇好。
足足思虑了许久,范闲这才算是,想到了一篇较为合适合适的边塞诗赋。
深吸了一口气后,范闲旋即抬笔蘸墨。
心暗暗喊到,高适大佬,这次就拜托你了!
于是,范闲面前的宣纸上,乍现三个大字。
燕歌行!
赵奇在范闲身后站着,郭攸之则在周城身后站着,虽站位不同,可两人脸上的神色却是如出一辙。
皆为瞳孔微睁,一脸惊讶,张着嘴,不敢大声喘气,生怕不小心惊扰了范闲和周城。
此时此刻的御书房外。
侯公公一路急跑,颇有些不顾礼仪,也是罕见。
“陛下!陛下!”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