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哦?”
范闲轻挑眉毛:“殿下此话何意?”
“事情本来就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
说着,长公主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缓缓道:“我就是想杀你,可惜你身边护卫太多,没有成功罢了。”
“这不是摆到明面上的解释吗?”
听过长公主的解释,范闲陷入了沉思。
长公主给出的答案也是十分有趣。
不仅是直截了当的承认,这场刺杀就是自己安排的,还毫不避讳要杀范闲的想法。
只是范闲想不通的是,如今长公主身边已经没有燕小乙护佑,自己早些时候甚至被贬信阳,即便现在能呆在京都,不过是陛下还未下令罢了。
难道,她不害怕自己到庆帝面前告状?
目光死盯着长公主,片刻后,范闲心一颤,这才明白其关键。
如今自己形同废人,就算知道是长公主安排的,又能怎么样呢?
真去找庆帝告状吗?
说不定,长公主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让他这么做。
原因也很清楚。
现在京都城里的年轻一辈,太子,二皇子还有包括他在内的这些人,无论以前做过什么吃过多少亏,也从未有过告御状的说法。
假如因为这么一场,没有产生任何伤亡的刺杀,特地跑到庆帝面前诉苦,到时候,庆帝又该怎样看他呢?
真的到了那时,庆帝还会像现在这样对他青睐有加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段时间以来,范闲努力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庆帝的重视,舍身护主是前提,将自己的实力削弱,接受庆帝安排的各种措施是后话。
在这个时代里,本就是皇权至上,不管有什么计划和事情,哪一个不是在皇权的掌控下进行的。
就像范闲之前,如此煞费苦心逼走长公主,后来庆帝一道旨意,长公主安然无恙的回到京都城,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二皇子豢养私兵,带人杀他,也是必死的大罪,同样因为庆帝的安排,二皇子不但没死,反而受到小小的禁足,外加不得与外人接触的惩法。
而所有的这些惩处,也在不久前庆帝的一道旨意下化为乌有。
过往种种,让范闲深刻的意识到一个问题。
不论事情发展到何种程度,只要是不称庆帝心意,都将毫无意义。
如今,范闲对一句话格外的记忆犹新。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