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母子俩对视一眼,宋春雪开口,“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一位身形佝偻的老道长,胡子花白,身形消瘦,走到了他们面前。
“前辈请入座,咱们坐下说话。”宋春雪起身,双手抱拳见礼,“道长吃好喝好。”
“唉好,”老者拿起筷子夹了块凉拌猪肉,“嗯,味道不错,稍微有些咸了。”
这一桌除了江夜寻夫妻跟宋春雪几位道长,还有几位都是衙门里的主心骨,对这位道长的行为有些不满。
但县丞大人,亦或者是主将大人都没说什么,他们便不再言语。
大家拿起筷子,抓着馒头开动,感觉这席面不是一般的香。
他们已经有半年没吃肉了。
而且这馒头很白,没有掺黑面,更没有掺粗粮面。
那谷子面真的拉嗓子。
高粱面就更不用说,富人家的猪都不吃。
吃到一半,其他所有人来都跟江家母子敬酒。
更准确的说,是跟几位道长敬酒。
“多亏了各位道长,一人抵得上千军万马,救我们于水火之中,你们才是真正的为民着想,敢淌这浑水,我们敬道长一杯。”
说完,他们仰头干掉一碗酒。
“别敬了别敬了,你们坐下慢慢吃,不够了厨房还有。”
虽然他们五个人都这样说,还是被每个桌的人一起敬了酒,喝了不少。
一群将士们高声说话,爽朗欢快的笑声震得耳朵疼。
那位老者听得认真,再三确认,最近的事是他们所为。
他站了起来,“我也敬道友一杯,咱们修行之人,很少有人愿意干涉尘世因果,着实可敬,宋道长大义,各位小道长大义!”
他们寒暄了一阵,长风跟长云主动问起这位道长的身份来历。
原来这位一尘道长这些年也在边关,倾尽所能,解救普通人于水火之中。
他已经在边关这条线上来回行走了十年,在多少个破庙道观中停留过,为世人解惑,从富贵人家讨钱粮,为老百姓施粥。
宋春雪不禁对他肃然起敬,“道长才是大义,我们这些年一直忙于修行,不怎么下山,忘了初心。”
“小友过谦了,你们这几日的所作所为,便抵得过老夫十年所救之人。”老者感慨道,“这几位弟子还年轻,没想到居然有如此觉悟,还能跟着小友,死心塌地的为国为民,诚心可贵。”
他们互相夸赞了一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