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2章 把握时机,乘风破浪  拾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有一份合同,那就是必须要造福老百姓,把东莱镇的经济推向一个新时代。

“小二,先从我这里说起吧。”苏校长将一份合同递给了王小二。

王小二打开看了一眼,这是一份关于培养人才,还有为王小二公司输送人才的计划表。

上面很清楚的写着,王小二的企业以后每年为学校做多少贡献,帮助穷苦学生完成学业,培养他们成才,等这些人成才后,就会直接输入到王小二的公司里面来。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便是人才需求,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不断的新鲜血液加入进来。

当然,这些人才都会提前跟企业签订合同,不是说企业花重金培养你,然后你就跑到海外去深造,最后连人影都跑没了。

而且这也是一个双向选择,不会强迫任何一个学子,只要你愿意努力,企业就会尽最大程度帮助你,一直维持到你毕业参加工作那一天。

其实这种方式,对王小二来说,前期几乎都是亏本买卖,也相当于是他在自己花钱,从小培养属于自己企业的人才。

东莱镇本来就不富裕,很多农民的孩子想有所作为,可他们因为钱,却缺乏了教育,如果有王小二的鼎力相助,他们会走的更远,成就更高。

而且现在王小二企业的形象,在东莱中学里面非常好,很多孩子都想长大后,能够加入进来,所以苏校长才选择了王小二,这样还能解决以后很多就业问题。

同时,苏校长也递给了胡院长一份合同,大致跟王小二相同,只是投入的资金比例少了许多。

医疗也是一块重点,医院也需要人才培养,东莱医院不大,要想吸引更好的人才就业,还是得自己努力培养。

“我没问题。”王小二看完合同过后,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就算学校不给他们企业输送人才,他也会捐助学校大笔资金,扩大学校规模,建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因为那是他的母校,他曾经也是苏校长带出来的。

“好,我这边就敲定了!”苏校长十分欢喜,眼睛里面都充斥着泪花,这就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孩子,真没让自己失望。

“我也没问题。”胡院长也肯定的回答,他们都老了,也想为这个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杨镇长在一旁看着高兴,学子是根本,是基础,大家共同相助,让他十分欣慰。

随后胡院长又递给了杨镇长一份资料,里面是关于医疗减免说明,有些事情他还需要杨镇长支持,这样才能共同造福整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