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三郎媳妇说的?
近来三郎媳妇好像也没少跟五郎媳妇点出她婆婆见不得她家好。
这是闹什么?
想分家也不是这么个挑事法子,她婆婆和妯娌闹掰了,她一个侄媳妇还能从叔婶这里讨得了好?
刘氏原本猜测大儿媳可能是从她三弟妹王氏那里听说了什么,和她想的有些不一样了。
“三堂嫂快要生了吧?”周半夏有些想不起顾三郎媳妇怀上这一胎的准确月份,“是大两个月还是三个月来着?”
“差不多两个月。”
周半夏默算对方预产期。
这话是刘氏面朝周半夏说的,周半夏会意点头,“我还要在家等六郎哥回来,作坊那边一时半会儿不着急。”
要是报刚怀上不到两个月被大郎媳妇绊住脚,还能静卧多歇几天。
小妹在?
顾文轩伸头,不由乐了,“哎呀,这是谁家小姑娘,怎么这么像我小妹?
“无须担忧,像她这样子要月底快生的小媳妇有说道的,就是今天在那头肚子疼要生了也不会让她挨近祠堂。”
好在字画这一方面,确定很有天赋,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画不好说,字却已经有些模样。
“宝丫快来。”
这个侄媳妇许是真忍无可忍的着急分家,行事过急了,一个不好会牵连到她家这两个孩子身上。
考虑到小宝丫将来基本上不可能嫁入一般庄户人家,周半夏索性先继续指点小姑子如何临摹字帖如何更合理练字。
偏偏就是绣什么都莫名其妙的乱成一团。
毕竟有耐性又聪慧,络子就打得很好。
她原本还想老儿媳要是还不困,就让人把今早收到的贺礼搬到西厢房小厅,让老儿媳整理一二,到时自然犯困。
只可惜不好说自己根本不担心这一点。
别说之前全族人在祠堂,真要有什么忌讳的习俗还不避开,婆婆第一个先不依。
最有趣的是,刚开始还根本看不出来。
刘氏暗暗道好,今儿事情多着了,宴散还要商议如何修缮祠堂,六郎回来最早起码要到申时。
是以,小姑娘家家的除非将来不嫁人,不然还要多多少少的学会女红才行。
她这才跟大嫂提到她婆婆早早回家了,绝对是这么一回事……
用过午膳,刘氏见两个儿媳,尤其是老儿媳还拉小姑子回西厢房,差不多有一刻钟没有出来就更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