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苏州知州正愁着兵源不足,见状当即将漕工强征入伍,每人发了柄武器,让他们守在吴江、淀山湖等地。
漕工头目石生见状大为恼怒,他将心腹手下召到一处,正色道:“诸位,朝廷想借刀杀人,咱们漕工虽然没了差事,但犯不着跟风头正盛的太平军拼个你死我活,胜了,没有好处,败了,那可就是人头滚滚!”
“石大哥,那你说咱们怎么办?”
“我听说太平军在睦州、杭州分田分地,杀的都是狗大户,从不跟穷苦人作对,咱们漕工也都是苦命人,不如投了方腊,向他讨一份差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竟然没有一个反对的。
这让石生更加坚定了信心:“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咱们就干一把大的!造作局的朱勄还在苏州,不如咱们擒了此獠向太平军请功?”
石生这一股漕工差不多有一千人,他们没有披甲,只有朴刀、长枪之类的武器。
这要是上了战场上,只怕一波箭雨就可能击杀大半人马!
然而,苏州城内还有不少官军,就这么直愣愣地杀入苏州,只怕连城门都进不去。
一名漕工头目提出了上述异议:“石大哥,咱们这些人马根本不受朝廷信任,如何入城?”
石生挠了挠头皮,犯了难,“这我倒是没仔细想,你有什么好法子可以入城吗?”
“石大哥,诸位兄弟,咱们守的吴江,是太平军北上的必经之地,我琢磨着不如派人先与太平军取得联络,让他们配合我们演一场戏”
“演戏?”
“不错,就是演戏,太平军到了吴江之后,咱们便弃城北上,一路逃到苏州,到时候太平军只要网开一面,咱们便可以趁机入城,只要顺利入城,配合太平军一举夺城岂不是轻而易举?”
石生兴奋不已,“就这么干!老子早就瞧城里的那帮官差不顺眼了!”
众人连连附和,“干了!”
漕工多以同乡、宗族为纽带凝聚在一起,他们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如今,众人议定之后,当即有人毛遂自荐要南下与太平军取得联络。
石生当然应了下来,而且嘱咐道:“去了之后一定要瞧瞧太平军的实力如何,若是一副强军风范,这条船咱们换定了!反之,如果太平军中尽是酒囊饭袋,那依我之见,还是另寻他路吧!”
这番有理有据的说辞自然引得人人称赞:“石大哥说得对!咱们漕工两不相欠,谁是赢家咱们投谁!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