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色人才的时候,如果这时候设立种种繁琐的门槛,很有可能会让那些原本打算投靠的人望而生畏。
大道至简!
如果包康猜得没错,方腊肯定会录用此番应试的所有人,这样就可以起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
虽然猜透了结果,但包康还是认认真真完成了文武两场应试。
通过文试,包康对方腊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文试的题目很简单,一是以方腊的立场阐述如何应对朝廷;二是假如太平军夺得天下,该如何应对西夏、金国以及辽国。
这是一位锐意进取、不满足于现状的枭雄!
包康在试卷上挥洒着自己的抱负,书写着自己的理想。
文试结束后,方腊第一时间拿到了试卷。
应试的人并不多,只有三十六人,方腊逐字评阅,从中选出了一份上上卷,一份上卷,其他都是中卷。
上上卷上的名姓是包康,上卷的名姓是邓元觉。
听司行方说,邓元觉与包康的武力都是上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名叫杜壆的,善使丈八蛇矛,武力精湛,很是不凡。
别的暂且不论,就算此次应试只收到这三名人才,方腊也觉得自己赚翻了。
历史上,这几位可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有了他们的参与,太平军人才匮乏的情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人逢喜事精神爽,方腊决定为这些新人召开“琼林宴”,以示重视。
在此之前,先将榜单公布。
包康猜的没错,所有参试者都通过了考核,太平军没有剔除任何一个人。
但令包康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位列状元,而榜眼是一个名叫邓元觉的人,至于探花名叫杜壆。
根据榜单公示的内容,位列三甲之人可以自行选择文官或者武官,而剩下三十三人也可以根据名次自行选择职位。
也就是说,成绩越高的人,选择的余地越大,而最后一名没有选择权,只能接受别人挑剩下的。
这法子倒是新颖的很。
包康选择了征北校尉一职,可以统领两千兵马,邓元觉选择了辎重校尉一职,负责后勤辎重,而杜壆选择了东征校尉,麾下一千兵马,其余人或是选择医护营、或是选择县尉、县丞。
将三十六人聚齐之后,方腊有言在先,“诸位既然相信我方腊,愿意为太平军效力,那方某有句丑话就要说在前头了,我太平军杀的是贪官污吏、为富不仁之人,救的是黎民百姓,水深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