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
第二,颍川是交通要道!离消耗粮食最多的雒阳也很近!在颍川买了粮食运到哪里都很方便!”
秦颉不甘心啊!他问道:“杨监国,那您认为南阳郡适合办什么市场呢?”
杨光知道现在大家思维比较僵化。就像天朝七八十年代,少先队员要做好事,只知道扶老人过马路一般。解放思想不是一朝一日之功!他耐心地问道:“秦郡长、南阳郡的官员们,你们都想想,南阳郡有什么特产和优势?”
一名南阳郡的官员举手后,直起腰身说:“我们南阳郡也是产粮大郡!也可以办粮食批发市场啊!”
杨光压压手,说:“南阳郡确实是产粮大郡!不过,要办粮食批发市场还要具备其他条件;一是交通发达;四通八达!二是接近粮食消费之地。南阳郡东、南两面确实是交通发达。但西面却是人烟稀少之地。要是开办粮食批发市场,还是有些欠缺。大家想想啊,颍川周边都是产粮大郡,大家运到颍川卖粮很方便。而每年消费粮食最多的雒阳,离颍川很近,并且运输很方便。如果将徐州彭城的粮食运到宛城来卖,再运到雒阳去消费。相比较,大家还是愿意运到颍川去中转。基本不弯路!”
大家都听明白了!在那时,运输成本还很高。多运这么多路,成本上升很快,就没有了价格优势!
杨光看到南阳郡官员失望之情,又说:“大家思维不要局限于粮食批发市场!还可以想一想,我们南阳郡有什么特产和优势?”
南阳郡的官员想破脑袋,除了粮食之外,确实是没有什么特产了!如果不是颍川郡要办粮食批发市场,他们甚至连粮食这个特产也不会想到。
张源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又在山沟沟里的英山县担任过县长,他的思维稍稍宽泛一点。他想到杨监国不会无的放矢。最后,他举起手来。
杨光一看是老丈人举手,便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张源直起腰身,说:“南阳郡以西,大都是山脉,那里有很多树木!这算不算是南阳的特产?”
张源的话立刻引起大家的哄笑!这树木算是什么特产?哪里没有树木啊?
杨光压压手,大家停止议论。他说:“树木也算是特产!但大张朝天下到处是树木。怎么能将树木变成市场上紧俏的东西呢?大家再想一想!”
大家低头就能看到案几!案几大都是树木做的。大家便议论说:
“打造案几到全国各地去卖!”
“可以做成大枪的枪杆卖给政府!”
退出阅读模式-查看完整内容!